(资料图)
瓦竜拥有目前我所认知的古六大茶山连片直立生长古树面积最广的古茶园,也是我所见生态环境最好的茶区之一。
然而,这只是瓦竜的一部分,在这些古茶园之外,由于历史的原因,种植了大面积的橡胶林。以瓦竜旧家的一条路为界线,左边是原始森林状态的古茶园,右边是橡胶地。据称某公司多年前种植了大约3000亩橡胶林,由于胶价下跌,已经荒废。而之前的工人,靠橡胶地的茶叶维生。这些橡胶地里,同样有部分古树。
我无意描述橡胶地对于茶叶的影响,也缺乏对橡胶林里茶叶的具体理化分析。只是习惯性规避这些影响。橡胶林的单一生态环境比较森林里杂草丛生,多种乔木伴生的感觉来说,的确不那么舒服。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的判断一致,因此,橡胶林里的茶,通常价格低很多。
当我行走在瓦竜,听闻瓦竜大致的茶叶细分为:大箐、团包地、三岔箐、石门坎、岩峰山、老板凳、梨苦地、橡胶地、旧家、落水等十个区域的时候,我的第一选择,就是把这十片地分别制作出来,研究下茶的品质。尤其是橡胶地,我迫切想获得基本的农残数据。第二个焦点,则是著名的三岔箐国有林,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实地观察生态环境和具体产量。比较悲观的是,三岔箐的茶目前有洪水河、曼林、瓦竜三个寨子的人在采。据说,瓦竜人才是合法的采摘人,而洪水河人经过艰难的战斗,获得了部分采摘权。
三岔箐的茶让我有了非常大的担忧,其一是生态环境,周边依然有橡胶地,生态环境好的地方仅仅只有极少部分;其二是产量,从实际茶树的估计来说,产量真心不大,仅仅只有数百公斤的量。而经过国有林的传说,鲜叶的争抢都很厉害了。
进入瓦竜旧寨,茂密的原始森林从中,分布着古六山罕见的乔木古树,树高5-10米,周围鸟语花香,杂树丛生,从生态环境来说,近似于2009年的湾弓和2012年的薄荷塘茶区,但树龄之大,茶树之高之多,则远在湾弓白茶园茶王树之上了。
在瓦竜的基本策略是收茶,从生态环境好的小树到各片区的古树,今年不设预算。同时,基于瓦竜茶的特性,我更倾向于选择五载工艺制作,经过充分发汗过的毛茶,才能充分体现瓦竜茶的特点。
我自欣赏瓦竜茶的一点,并非香气,而是厚度,给我踏实放心的感觉。清朝阮福的《普洱茶记》中记载:“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但茶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最胜。蛮砖之中,瓦竜最优,其中大树树围超过1米者,比比皆是。
汤厚,略带苦底,森林气息较足,是瓦竜茶中之上者。然而,不是所有的瓦竜茶都是好茶,瓦竜茶的复杂性同样是所有茶区里最为复杂的,这一点,是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