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沔城回族镇莲藕种植基地,5000余亩荷塘接连成片,村庄、绿叶和红花,构成一幅绝美田园画卷。
挖藕、挑拣、称重、装车……晨曦下,藕农们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蛰伏了一个冬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沔城藕终于在初夏上市,引得各地采购商前来田边抢购。
(资料图片)
夏赏荷花,秋冬挖藕。结合地域优势发展莲藕特色产业,沔城藕成功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荣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稳步拓宽全镇各族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
佳“藕”天成
皇室贡品“飞入”百姓家
行驶在沔城莲藕核心区南桥、七红、上关村田头地垄,一派莲叶田田好风光。藕田里,藕农们或俯身采藕,或接力将莲藕装车,忙得热火朝天。
沔城早藕,主打一个“早”字。为了在市场上“抢”到一个好价钱,每年正月,沔城回族镇的藕农们就会下田,给水下的莲藕搭建起温棚,促进莲藕早出芽、早上市。
南桥村藕农刘国忠盘藕多年,这几年每年都会种上六七十亩。5月10日,沔城早藕上市,18元一斤的行情让他乐眯了眼,“沔城藕从来不愁销路,在古时候是作为贡品给皇帝吃的,洪湖、监利、潜江、天门、仙桃的贩子都往这边走。”
沔城藕为何如此抢手?省农科院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沔城藕具有含糖量高、粉脆、淀粉含量高等特点,在省内相较其他20余种常规种植莲藕品种,口感最为粉糯。
“藕节均匀、粗硕肥壮、肉质细腻。生食如梨脆甜,煨汤易烂,藕汤呈乳白色。”翻开《沔城志》,对沔城藕的描述让人垂涎。
“李白赠莲引神种”的传说,更是为“沔城藕”平添了几分传奇色彩。七红村一组75岁老渔民郑启礼介绍,传说公元759年,李白从白帝城飞舟而下,到复州(今沔城)拜访好友张谓。张在莲花池畔设宴,美景,美酒,诗仙大醉,梦里飞入嫦娥宫中,得一莲蓬,醒后送与沔城老人,于是有了美味的沔城藕。
眼下,沔城回族镇全镇种植沔城藕面积已超过5000亩,带动市内周边乡镇种植近2000亩,还辐射到周边县市。昔日皇室贡品,如今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提纯复壮
千年藕种重焕新生
“沔城藕好,好在藕种。”南桥村党支部书记高启炎介绍,在沔城南桥、七红等村种植的沔城藕,是被当地人称为鸭蛋头、刺白菱、小平头、团头鲂等的传统品种,人们统称为“家藕”。
在对收到的10多支“鸭蛋头”进行检测后,武汉农科院水生蔬菜研究所给出鉴定证明:“鸭蛋头”是古藕种,距今应有千年历史。
然而,因种植时间较长,品种退化,产量偏低,15年前,沔城藕种植面积急剧减少。如何利用好优质天然资源提质增效,让莲藕产业真正成为百姓的富民产业?沔城镇党委班子围绕这道课题,一届接着一届干。
产业提质,种为先。沔城回族镇从莲藕品种“专”“新”“早”上大做文章,邀请全国著名莲藕育种科学家、水生蔬菜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首席专家柯卫东带领科研团队,对沔城藕开展提纯复壮研究。
经过多年实验攻关,2018年,提纯复壮后的沔城藕在沔城回族镇七红村试种成功。沔城藕涅槃重生,恢复了昔日光彩,生吃脆甜、熬汤粉糯的口感更加纯正,产量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为了让沔城藕的品质更优,沔城回族镇人民政府与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携手,在七红村红郝垸打造了示范种植基地。基地严格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沔城藕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800斤提高到2400斤,增产33%,平均亩产值8000元。
科技创新加持,加上良好生态,品质上乘的沔城藕迅速打开市场。每年5月早藕上市时,贩子们争相来到藕田旁守候,自发形成交易市场。近两年来,镇村两级联合农业经营主体同步开展短视频、线上直播,沔城早藕“借网”飞向全国。6月9日,沔城藕更是亮相湖北电视台荆楚有好物仙桃专场直播。
“拍抖音,搞直播,网友们反响非常强烈,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新客户打电话‘抢’藕。”沔城回族镇琦玲农产品合作社负责人张思栋介绍,由于品种改良到位,且莲藕种植各个环节注重科学、生态,一直走俏市场。
以藕为媒
同心共谋大发展
这几天,早藕上市,七红村藕农魏上海一天比一天忙碌。每天凌晨三点不到,魏上海就会扎进水没膝盖深的藕田里,变魔术似的将一根根莲藕“揪”出来。
由于货源紧俏,不少商贩索性开着车、带上专人,到他的池塘边、家门口现场采摘和实时托运莲藕,这也让他下定决心进行扩产。
七红村,位于沔城回族镇东郊,紧邻仙监公路,被七里莲花池所环抱,是当地最大的回民聚居村。在七红,像魏上海这样的回民莲藕种植户比比皆是。
如何巧打“时间差”赢得“价格战”?七红村的藕农们刚过完年就开始操心,给水下的莲藕搭建起“空调房”。经过反复摸索试验,乡亲们相互协作盖膜覆土,搭建起多种不同规格的温棚,实现错峰上市,成功延长早藕在市场上的供应期。
“种藕、采藕的时候大家你帮我、我帮你,不分汉族还是回族,家家户户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七红村党支部书记沈先平说。望着千亩藕池,他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基地亩产鲜藕1200斤,亩平收入10000元,扣除田租金、人工、种肥,每亩还能给乡亲们带来7000元的纯收入,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以七红、南桥等传统莲藕种植村为基地,沔城回族镇推广带动相邻几个村子,全镇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达到农田面积的四分之一。不少以前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种藕,还发展“飞地”产业,在洪湖、嘉鱼等地承包藕塘超过万亩,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滋润。
“卖全国”“卖四季”,5000亩莲藕敲开“致富门”。沔城从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再引进极早熟莲藕品种鄂莲10号及配套莲藕返青早熟栽培技术,改进沔城传统的“藕-稻”轮作模式,将莲藕上市时间提前15天以上,平均每亩增收2000余元,带动各族群众走向共同富裕。
延长产业链
一根藕“玩”出新花样
芙蓉白莲、沔城藕丸子、酥炸荷花、凉拌藕丁、莲藕汤、炸藕夹……千百年来,围绕一根藕,沔城人做出众多美食,推出的莲藕“饕餮大餐”鲜香诱人。
依托沔城藕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沔城回族镇加快推进莲藕交易市场建设,因地制宜打造红郝垸、小朱垸两大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动盛利食品、君莲食品、正大水产等市场主体开发藕类预制菜、直供商超,引进严老头落户仙桃,实现沔城藕“繁育、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布局。
不仅卖莲藕产品,还要卖荷塘风景。当地深入挖掘沔城藕原产地的文化内涵,修复、完善沔城古八景之一——“东沼红莲”,讲好古藕种的新故事,接“二”连“三”地做足莲藕文章。
荷花美景、莲藕文化,带火沔城“荷花游”。围绕“寻味仙境,藕遇沔城”主题,该镇聚焦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以共同缔造为路径,规划建设农文旅居、田园体验、文化教育、民俗游乐于一体的企业团建、亲朋欢聚、学生研学、家庭微旅、婚庆旅拍目的地。
莲花池畔,占地3.5万平方米的半隐园民宿餐饮文化项目已初见雏形。踏入民宿内室,典雅别致的中式风格静谧舒适。“总投资7984万元,集住宿、旅游、食品销售为一体。预计今年9月投入运营,项目建成后每天可容纳5000人次民宿观光。”项目负责人常海涛介绍。
从鲜食到加工,再到“莲花经济”,一根藕“连”出好吃好看好玩的产业链。眼下,以“沔城藕”推介会等活动为媒介,沔城回族镇统筹推进莲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做实做强“一根莲藕”的大文章,“沔城藕”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名片愈擦愈亮。
(来源:仙桃日报)
【编辑:邓腊秀】
【来源:仙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