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确诊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应严格避免接触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通过母亲回避奶制品,那混合喂养和奶粉喂养的宝宝又该选择什么奶粉才能不过敏呢?
市面上有很多种配方奶粉,整蛋白配方、适度水解配方、深度水解配方、完全水解配方,家长往往不知道应该怎么选,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是适用于90%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深度水解配方。它是通过水解工艺把整蛋白水解成二肽、三肽和少量游离氨基酸,多国指南都推荐把深度水解配方作为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首选配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然后是完全水解也就是氨基酸配方,虽然深度水解配方奶粉能解决大部分婴幼儿的牛奶蛋白过敏问题,但是仍有约10%的儿童对深度水解牛奶蛋白过敏,他们多表现为严重的食物过敏、多种食物过敏或生长发育迟缓。对于这些儿童,只能选择氨基酸配方奶,因为氨基酸配方是完全不含食物蛋白的,由单体氨基酸代替蛋白质,是各种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混合制剂。指南推荐:牛奶蛋白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多种食物过敏、食物蛋白诱导的肠病、直肠结肠炎、胃食管反流等伴生长发育迟缓、严重湿疹、牛奶诱导的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食物蛋白诱导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伴生长发育迟缓等这些疾病或者应用深度水解配方后过敏症状仍不能缓解就需要应用氨基酸配方粉作为替代治疗。
市面上还有部分水解配方也叫适度水解配方的奶粉,水解程度稍低,水解为小分子蛋白质、肽段和氨基酸,降低了大分子蛋白的致敏性。根据水解蛋白的来源可分为部分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和部分水解酪蛋白配方,其营养价值与普通配方没有区别,只是口味上稍逊色于普通整蛋白配方,但是要优于深度水解配方和氨基酸配方,宝宝更容易接受。但是,部分水解配方不适合已经确诊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因为大部分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使用部分水解配方后还会出现过敏反应,所以通常用于牛奶蛋白过敏高风险的婴儿,比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过敏性疾病,或婴儿自身患有其他的过敏性疾病,起到预防或推迟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以及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度水解配方治疗,症状缓解后的序贯治疗。
至于整蛋白配方呢,也就是普通的婴幼儿配方,就更不能用于确诊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了,需要停用普通配方换成深度水解或者氨基酸配方奶。而且已经确诊的宝宝除了配方奶也应在饮食中回避牛奶蛋白,比如一些蛋糕、饼干、零食中,都可能会有牛奶的成分,家长选择的时候需要阅读食品配料表。
那使用羊奶替代行不行呢?回答是不可以,因为不同种系哺乳动物的乳汁变应原间存在交叉反应。最有同源性的是牛、绵羊、山羊的乳蛋白,羊奶中的β酪蛋白和牛奶中的β酪蛋白的蛋白序列相似性高达91%,因此国内外权威组织都不建议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应用山羊、绵羊、水牛的乳汁,因为会导致交叉过敏反应。
大豆蛋白也不适合用于确诊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因为大豆蛋白与牛奶蛋白之间也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并且营养成分不足,所以不建议6个月以下的宝宝选用大豆蛋白配方进行营养替代治疗。
深度水解配方和氨基酸配方有含乳糖的还有不含乳糖的,又该如何选择呢?咱们先了解下乳糖的作用,乳糖是母乳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是婴幼儿的重要能量来源之一,可促进婴儿健康的生长和发育,还能促进钙吸收、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口感。有些家长会把牛奶蛋白过敏和乳糖不耐受搞混,虽然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可能会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如腹泻、腹胀、腹痛等,但两者是发病机制完全不同的两类疾病,需要鉴别。食物过敏是免疫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而食物不耐受则是消化酶分泌障碍、食物毒素作用、心理作用等非免疫系统参与的食物不良反应。乳糖酶的活性在婴儿期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成人的乳糖酶活性大概是正常婴儿的5%-10%,乳糖酶缺乏发生率随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群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汉族成人乳糖不耐受发生率约为75%-95%。乳糖不耐受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先天性的乳糖不耐受非常少见,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可能出现在小肠上皮损伤、感染等情况后,一般表现为水样便带泡沫及酸臭味,一般不会有便血,除非严重的肠黏膜损伤,便血更多是出现在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
所以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不用完全回避乳糖,乳糖并不是牛奶蛋白宝宝的饮食禁忌症,但需要注意在过敏症状出现的早期,累及消化道造成的腹泻、便血,可能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乳糖酶活性下降,出现继发的乳糖不耐受,这时还是建议应用一段时间的无乳糖配方,等消化道症状消失后再引入含乳糖的水解配方。
所以,要根据每个宝宝具体的情况决定选择哪种奶粉,听取医生建议,选用合适的特殊配方奶,用氨基酸或深度水解配方持续喂养6个月或直至9-12月龄,再过渡到适度水解或普通配方。这样就能有效控制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避免病情反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