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很多人去看中医,都会被告知“湿重”,几乎大部分人都会喝喝薏米红豆祛湿。下面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湿”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以及祛湿的几个关键穴位。
1、湿的存在有三个因素
(相关资料图)
1)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2)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3)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四川多湿,那里的人不吃辣椒就会不舒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
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
2、“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潴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胖人多阳虚“湿重” 很多胖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就像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夏天卖冰棍的人,都会用一条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热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这个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3、小心爱睡觉的孩子可能是“湿重”
很多孩子,很乖,而且特爱睡觉,这也很可能是被湿邪困住了。这些孩子之所以湿重,首先可能是孩子本身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强,后天喂养的时候,家长可能没注意到,伤了他的脾气。
脾气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糟粕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下降了,营养吸收不了的同时,糟粕也排不出去,留在体内就成了湿。带着这些废物,身体自然就觉得疲劳了,所以小小的年纪就容易犯困。
被湿邪击中的典型症状是:身体总觉得疲劳,但这种疲劳不是因为哪里酸痛,如果酸痛的话,可能是你有血虚的问题。
1)身体发沉、发重,头也发蒙,虽然头不疼,但是不清爽;
2)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
3)舌头伸出来时,你会发现舌质很胖,颜色偏淡。症状严重的,舌头边上会有齿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这叫“裙边舌”,这就是比较严重的脾虚湿困了。
4、下面介绍几个人体祛湿大穴:
1)承山穴位置:承山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位于小腿肚子下方正当中,是除去人体湿气的最佳的穴道。
按摩方法:每天早上起床时,将两腿伸到床外,让承山穴正好搁在床沿上,两腿左右摆动,以按摩承山穴。
功效: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逃逸。
2)涌泉穴简便找涌泉穴的方法:将脚趾头向下弯,在脚心处会形成一个凹陷,陷下去的地方就是涌泉穴。
按摩方法: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功效: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3)大椎穴位置:低头,颈后最高起的骨头下边就是大椎穴。
按摩方法:低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发热。
功效: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4)阴陵泉穴位置:本穴在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功效: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5)神阙穴神阙穴即是肚脐。
按摩方法:每晚睡前顺时针揉动腹部。
功效: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南师万病方“脐疗”
关于“脐疗”,有个被世人称为“万病方”的妙方,是南怀瑾大师毕生的养生心得。
之所以叫“万病方”,是因为它能温补阳气、祛湿散寒、调理肠胃,对身体进行全方位调养。
气虚体寒的人可以用它强身补阳,湿气重的人可以用来祛湿,肠胃不好的人可以用它来健脾胃。
此方在刚公布的时候,因为简单好用、适用范围广,一下子传疯开来,引起不小轰动。
为什么“万病方”如此神奇?
南怀瑾大师的“万病方”其实是道家原始养生之方,经佛道修养家千多年的实践证明。
“万病方”的主要功效有温中强肾、平衡阴阳、行气活血、去寒湿。
该方的特殊之处在于通过肚脐吸收药物,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袁勇博士表示,肚脐是中医里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穴。神阙是我们身体的一大要穴,又有“命蒂”之称,小孩儿在没出生的时候就是靠着脐带从母体里吸收营养,所以向内连着人身的真气真阳,能大补阳气。
神阙穴还有任、带、冲三脉通过,联系五脏六腑,所以如果各部气血阴阳发生异常变化,可以借刺激神阙穴来调整全身,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有的人体质比较弱,新陈代谢不够快,身体就积累了一些毒素,而通过调养身体,新陈代谢更快了,毒素就从身体中排了出去。
不过,袁勇博士也提醒,虚寒体质者适合此方。如何自己判断呢,可根据观察一些身体反应,比如:是不是具有怕冷、容易手脚发冷,大便拉稀,吃生冷食物会拉肚子等症状,即可做一些初步判断。
大师在书中提到了这个“万病方”,大家可以按照大师书中教的方法来自制药膏来贴,如果你觉得自己制作麻烦也可以直接购买,我们遵循古方配制好的南师肚脐贴,出门携带也方便
桂圆肉,花椒,艾绒,捣烂,睡觉时敷在肚脐上或双脚底的涌泉穴上;南怀瑾先生道出的这个秘方:可以补阳气,调理肠胃,养血安神。对手脚发凉、宫寒、痛经、失眠、风寒感冒也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对小孩子脾胃虚寒效果明显。整晚保护心脑血管,帮助气血传遍全身,帮助减腹。
南师肚脐贴被称为“万病方”,是因为它能温补阳气、祛湿散寒、调理肠胃,对身体进行全方位调养。
了解南师肚脐贴养好你脾胃!
觉得不错,请点个赞和在看